□晚報記整合負債者 賀天寶
  □吳瑞蓮膠原蛋白 攝影 鐘衛 製圖 任萍
  哮喘患者能不能鍛煉?怎樣運動才能護肺?專家表示,哮喘患者能否運動,要視情況而定。但劇烈運動本身是哮喘發作的重要誘因,哮喘控制不佳或過敏體質、過敏性膠原蛋白鼻炎患者容易因為運動誘發哮喘。專家建議,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的患者可以每天做腹式呼吸,註意要收腹提肛,吸氣深而長,呼氣細而長。長期做呼吸操,還可預防老年人大小便失常。但近來空氣污染嚴重,專家建議可將呼吸操改為室內鍛煉。
  專家介紹
  黃吉賡
  主室內設計任醫師、教授
 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、腎病科顧問,上海中醫葯學會內科室內裝潢分會呼吸專業委員會顧問,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,上海市防治非典型肺炎中醫專家咨詢組副主任
 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、腎臟、消化系統疾病、尤其對急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急慢性腎炎、尿路感染、胃十二指腸潰瘍、慢性疾病胃炎等疾病頗有研究。
  曾主持慢性腎炎、慢性支氣管炎等多項課題
  Q
  每年秋季到次年春季,都是慢性支氣管炎的高發期,應該如何預防?
  黃吉賡:慢性支氣管炎是常見病,早期癥狀輕微,多在冬季發作,春暖後緩解;晚期炎症加重,癥狀長年存在,不分季節。疾病進展又可併發阻塞性肺氣腫、肺源性心臟病。隨著年齡增長,患病率遞增,50歲以上的患病率高達15%或更多。慢支流行與吸煙、地區和環境衛生等有密切關係。
  慢性支氣管哮喘發病與季節有密切關係,每到季節交替,早晚溫差大,易感受外邪,是“哮喘”的發病高峰。慢性支氣管炎大多由於感冒,伴急性支氣管炎,沒有處理好,從急性轉為慢性,逐步加重,輕度的在肺,中度在脾,重度在腎。所以,慢性支氣管炎要早控制早治療,有感冒、咳嗽、氣管炎等癥狀時,要及時治療,也就是中醫講的“治未病”。
  根據標本理論,急性發作期應以祛邪為主,緩解期應兼顧扶正。這裡有個止咳化痰方:蟬衣、僵蠶、杏仁、前胡、白前、紫菀、射干、半夏、柴胡、黃芩、積殼、桔梗、甘草等,對急慢性支氣管炎、肺炎、咽喉炎等以咳嗽、喉癢為主要表現,中醫辨證偏風熱或痰熱者有效。
 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平時要註意保暖,發病時要馬上控制,並鞏固療效。每到夏季三伏時令,對於陽氣虛弱並素有宿痰伏飲的患者,還應採取溫陽補益的治療方法,可起到溫經散寒,扶正補虛,驅逐痰飲宿邪之作用。
  冬病夏治的常用方子有仙靈二方:仙靈脾、鎖陽、菟絲子、功勞葉、黃芪、黨參、懷牛膝、白術、陳皮、甘草,可扶正固本,補肺氣、腎氣、脾氣,對腎陽虛、肺氣虛、脾氣虛都有效。中醫講“正氣內存,邪不可乾”,在夏季疾病緩解期補氣,能起到提高正氣的功效,也就是西醫講的提高免疫功能,抵抗力。
  至於哮喘患者能否運動,要視情況而定。但劇烈運動本身是哮喘發作的重要誘因,哮喘控制不佳或過敏體質、過敏性鼻炎患者容易因為運動誘發哮喘。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的患者平時要註意適當鍛煉,可以每天做腹式呼吸,註意要收腹提肛,吸氣深而長,呼氣細而長,長期做呼吸操,可預防老年人大小便失常。但近來空氣污染嚴重,建議改為室內鍛煉。
  Q
  在感冒的治療上,人們對於抗生素可謂是又“愛”又“恨”。“愛”的是抗生素見效快,“恨”的是價格昂貴,副作用大,劑量也難以掌握。對付感冒,還有沒有其他價廉的治療方法?
  黃吉賡:我們小時候連退熱片也沒有,老百姓得了風寒感冒,大多因無錢看病就到我父親的藥房裡抓藥,治療感冒的配方有防風、荊芥、蘇葉、羌活、柴胡等發汗祛邪的藥,一帖就好。我平時感冒,嗓子有點不好,就吃點中藥,一般不用抗菌素,常用金蕎麥片,清熱利咽,可用於具有炎症、熱症的風熱型的感冒,吃一兩次就好,也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、呼吸道繼發感染、肺部感染等。
  建議患者,感冒後儘量不要用抗生素。因為抗生素要吃一周,時間太長,容易抑制腸道內的有益菌,導致拉肚子、便秘,腸胃功能差的患者更不要使用抗生素。
  中醫認為,肺與脾的關係密切,肺屬金,脾屬土,土能生金,脾胃不好,肺更虛,脾為母,肺為子,子病時間長,會影響母的功能。因此,濫用抗生素常會導致脾胃虛弱,反過來又影響肺氣,特別對小兒患者常常會引起反覆發作。此外,長期使用抗生素,也會造成細菌的耐藥性。
  對於感冒治療,要有機合理地應用中西藥。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、風熱型感冒、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(流行性感冒)四種類型。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,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和辨證論治。
  風熱感冒,病人主要癥狀為嗓子疼、喉嚨髮毛、口乾、小便黃、大便乾、苔黃舌紅、兩咽明顯充血,可以用金蕎麥片等中成藥。風寒型感冒,癥狀為流清涕、吐稀薄白色痰、口不渴或渴喜熱飲、苔薄白等,應服用午時茶加生薑紅糖水,只要發汗就好。
  午時茶是一種散風祛寒的藥,由蒼術、陳皮、柴胡、連翹、白芷、枳實、山楂、羌活、防風、神曲、甘草、桔梗、麥芽、蘇葉等製成的顆粒劑。對於年齡大、體質弱、發燒、吃不下東西的患者,最好不要用抗生素,一般用中藥,對病毒、細菌都有效。
  Q
  您當年是如何踏上學醫這條路的?
  黃吉賡:我祖籍江蘇南通,1932年隨父移居上海,就讀於浦東東溝鎮上一所小學。那時,我父親在東溝開了一家中藥鋪,經常要採購中藥,還要對一些藥材進行加工炮製,我從小就對中醫葯耳濡目染。14歲起,我在父親的藥鋪當學徒,從父學習中藥採購、炮製和配方。
  三年學徒滿師後,我向父親提出要去學中醫。但由於家境不富裕,一開始父親不支持,一心學醫的我絕食了兩天,才得到父親的同意。
  1946年,我考入了由孟河名醫丁甘仁的長孫丁濟萬開辦的上海中醫學院(前身為上海中醫專門學校),成為第30屆學員。1949年畢業後,我在浦東東溝鎮掛牌開業行醫,所診病種以內科居多,兼有婦、兒、外科。在行醫過程中,我感到所學知識不足以應付臨床上複雜多變的病情,故萌生了繼續深造的念頭。
  1952年全國首屆中醫葯專門人員班開課,聽聞這個消息,我停辦了私人診所,考入進修班赴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學習。1957年被分配到上海第十一人民醫院(後改為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曙光醫院)工作。
  70年代的時候,周總理髮出了防治呼吸四病(老慢支、哮喘、肺氣腫、肺心病)的指示。為響應號召,我開始走訪上海近郊農村,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找到了一些臨床效果較好的經驗方。
  Q
  雖然您已年過八旬,可依舊面色紅潤,請問您平時是如何養生的?
  黃吉賡:我認為養生必須遵循“靜中有動,動中有靜”的原則,把握好勞逸結合的尺度。同時,講究食養(食療)、藥養(藥膳)、術養(生活習慣)三方面。我認為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才不至於過傷五臟。飲食結構宜均衡,搭配得當,而並非量大味美。我從不吃保健品,除正餐外,喜歡吃些小點心,講究少食多餐。每天一杯酸奶、一杯牛奶加一個雞蛋,必不可少。
  我還會根據自身的年齡和體質,進行中藥調理。因為我會根據病人氣、血、陰、陽的不足而辨證施用紅參、白參、楓鬥、西洋參或蜂乳蜂膠,而於我自身也是如此,以延年益壽。在此基礎上,我還經常藥、食結合調配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,比如將紅棗和牛奶各適量煮後食用,達到補血健脾的效果。
  我根據中醫有關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的理論,認為“調理好脾胃,則執中而運四旁”,可使其他臟腑系統的疾患發生率及複雜程度均減輕。
  我認為節欲養性,不使相火妄動,臟腑氣血沖和,自成養生之道。我結合道家的一些養生之術,做到平時勤於沐浴,並註重足浴。因為,足部分佈有很多關鍵並涉及全身的穴位,經常足浴能刺激足部血液循環並保持氣血流通,如果再加一些藥材進行足浴,效果更好。
  術養的另一個關鍵是睡眠,我長期堅持午間小睡。自創了一套“放鬆功”,結合傳統的摩面、叩齒,進行養生導引。
  太極拳,也是我的養生之道之一,曾參拜楊式太極拳嫡傳弟子為師,幾乎每天都會在戶外練上一段太極拳,遇到天氣不佳時就在家中習練。我曾身患慢性胃炎、嚴重失眠。因為精神疲憊,曾4次從自行車上摔到地上。1973年春,我開始註意鍛煉身體。每天鍛煉太極系列2個小時,分別練2套太極劍、2套太極拳、2套太極刀和推手,逐漸地解決了失眠問題。當時慢性結腸炎也很嚴重,而且很長時間好不了。什麼中藥、西藥、針灸,樣樣都試過,均不能見效。1989年有朋友教我練腳底按摩。穴位在足底近左後跟1/3,偏外側。有一塊指甲大的硬塊。先後用手指、按摩棍按摩,從摩擦出血到收斂到出老繭,到如今此處老繭消退軟化,以後失眠逐漸好轉。2008年1月,我又增加新方法,開始鍛煉盤腿式放鬆功,外加保健操,從頭部開始,耳、鼻、眼、口腔,到胸腹、腰部,最後提肛。這套方法由我的太極拳老師傳授,結合太極拳的“倒攆猴”方法、結合運氣——掌握吸氣、收腹、提肛、呼氣(放鬆)等環節,進行鍛煉。對肩周炎也有療效。我現在身體還很硬朗,每周六還會去上海廣德中醫門診部看診,精神頭一點也不輸年輕人。  (原標題:慢支、哮喘病人做呼吸操有用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13eitq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